「啊…好痛!」,相信大家有这样的经验,运动时或半夜,突然脚抽筋了!那种抽麻疼痛的感觉,严重可能持续好几个小时,让你行走不便、彻夜难眠。想摆脱抽筋的问题,做好这5件事,完全预防攻略。
「半夜脚抽筋,是因为要长高了」,几乎每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有这样的迷思,不过,脚抽筋和长高无关,是因为你缺乏钙质,导致肌肉容易抽筋。不光只是缺钙而已,还有几项因素,千万别误信、乱补一通;只有理清抽筋原因,才能有效预防。
抽筋原因
抽筋,又叫做「肌肉痉挛」,症状为肌肉突然变得紧绷和疼痛,发生的部位通常发生在小腿和大腿,严重的酸痛感、常让人痛到唉唉叫,但,是什么原因诱发抽筋发生呢?
1.血液供应不足
假如睡觉时,长时间侧睡,同一姿势维持太久,腿部受到压迫,肌肉僵硬,使血液循环不顺畅;而天冷或经常一整天待在冷气房里,身体遇冷、血管收缩,也会因为外在温度变化,影响血液流通,导致抽筋。
2.神经压迫
脊柱神经受到压迫,使腿部产生抽筋,感到疼痛,像是走路时间越长、激烈运动过度,酸痛感越严重,而一些神经病变,例如坐骨神经痛,也会发生抽筋的现象。
3.缺乏矿物质
钾、钙和镁摄取含量过少,体内缺乏电解质,容易引发抽筋。必须留意运动时大量流汗,使得水分与盐分流失,电解质不平衡,事后要补充水分或是运动饮料,避免抽筋、脱水的问题。
4.拉筋伸展不够
运动前的热身不够,突然长途登山、跑步运动,肌肉易出现缺氧的情况,建议做任何运动之前,至少暖身20至30分钟,确实做好拉筋伸展,以免发生痉挛。
5.肌肉疲劳
从事久站工作者,腿部肌肉超负荷,或是运动过大,使肌肉疲劳,不自主产生抽筋症状。另外,在办公室打电脑打太久,眼皮也会抽筋跳动,这时就是在告诉你「眼睛该休息了」。
6.怀孕
因孕妇的体重增加、子宫胀大影响血液畅通,以及胎儿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素,导致孕妇容易低血钙,使得怀孕中后期不时发生抽筋。
预防抽筋5大攻略
如果你有抽筋的困扰,试试这5个方法,能有效预防和缓解:
1.拉筋+按摩
这是最直接快速治疗抽筋的办法,特别是运动前,先确实做好拉筋,与热身的准备。针对经常抽筋的腿部位置,可以先找个台阶,将腿抬高伸直,并将脚板慢慢往上拗,让肌肉伸展放松。
运动后,一样要收操拉筋,接着可以试着按摩,轻轻按压搓揉,帮助紧缩的肌肉复原,有利于血液与淋巴循环,预防再度抽筋。
2.热敷与冷敷
在僵硬、紧绷的肌肉上,使用温暖的毛巾或热敷袋,可以有效缓解抽筋症状。或者,用毛巾包覆着冰块,敷在肌肉疼痛的部位,低温能够消除肿胀,改善肌肉痉挛。
3.身体保暖
时常吹冷气、电风扇,或是天气寒冷,务必做好足够的保暖,特别是脚的部分,因为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,若加上环境温度低,更让末端的血液循环不通顺,所以睡觉时可以加穿袜子,以防身体遇冷影响血管收缩,容易抽筋。
4.泡脚
泡脚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太烫,约37至40度左右,水位最好高过脚踝上四指宽的高度,双脚浸泡至温水中,有助于血液循环,养成泡脚的习惯的人,不但能大幅降低半夜抽筋的机率,还能帮助放松入睡。
5.电解质补充/避免过多咖啡利尿
适量补充镁、钾、钙的食物,例如日常生活中常吃到的花椰菜、坚果、香蕉、奇异果、牛奶等等。
另外,运动饮料也含有电解质,但如果怕太甜,可以加稀释,也避免摄取过多的钠;而常常饮用利尿的酒、浓茶、咖啡,造成电解质不平衡,这些尽量不要摄取过多。
如果你的肌肉痉挛变严重、抽筋次数频繁,且自我护理没有好转,已经大大影响生活品质,「求助医疗专业」才是上上策!尽快去看医生,让医师了解你的症状,进行诊断治疗,否则拖越久,抽筋只会恶化、更严重。当然,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从生活做起,平时多注重自己的饮食与运动习惯,适时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才能有效预防抽筋频繁发生。
喜欢这篇文章吗?或是想要知道哪些更多资讯呢?
欢迎留言给我们喔!